打造海归创业的“磁场”-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打造海归创业的“磁场”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8-10-17 10:51 合肥创业网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易德福,毕业后曾在美国一家半导体公司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2014年,他选择了回国创业。

  “每一位游子都有回国的心愿, 如今祖国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形成了吸引海外游子回国创业的 ‘磁场’。”易德福的话道出了众多回国创业者的心声。据全球化智库近期公布的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 2017年, 我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48.09万人, 56.6%的留学人员看好国内的发展机遇。

  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海外归国人员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

  科技部发布的 《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 中, 2017年入选榜单的企业共有164家, 其中由海归创办或管理的企业占比超过60%。 这些企业多分布在人工智能、 云服务、 大数据、 智能制造、 新能源等尖端行业, 成为助推中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的重要力量。

  “海归群体往往掌握最新的科技或商业模式,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和国际资本的青睐。” 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苗绿表示, 海归群体的创业视角更国际化,他们往往能在一些风口行业占得先机。

  支持海归人员成功创业,成为近年来我国 “双创”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通过完善各项政策,不断为他们提供便利,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优惠政策,建立普惠制的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 《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 “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对归国人才创业服务提出具体要求。 《意见》明确,要提升归国人才创新创业便利化水平,深入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健全留学回国人才和外籍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

  归国人员创业呈现稳步快速发展态势

  2014年, 易德福辞去了美国的工作,回到老家江西省抚州市创办了一家半导体公司, 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及超纯材料生产、研发和销售。为扩大企业规模,易德福今年向江西省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不到1个月的时间,100万元的贷款便成功批了下来。

  “为了吸引海外归国人才来省内创业,我们专门设置了高层次人才创业担保贷款。”江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该省出台了 《进一步做好全省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 对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放宽了门槛,申请100万元以内的创业担保贷款,原则上免除担保、反担保手续。

  江西省的做法是全国各地开展海归创业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以“千人计划” 为引领的海外人才引进工程,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密集出台了与引才计划相关的政策措施, 配套服务迅速落地,构建起全链条的政策服务体系。

  北京市推出了地方引才计划,并成立专门的引才机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为海归群体提供 “专员制” 服务。 近些年,北京进一步瞄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加大了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度, 提出要打造多元共融、 职住平衡的 “国际人才社区”, 以更优的 “类海外” 环境来增强城市的国际人才竞争力。

  上海市实施了 “上海千人计划”, 侧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金融、航运等本市重点产业,大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 截至2017年底, 该市已经引进了13批1145名海外高端人才,先后建立了生活服务专窗和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提供 “一窗受理、全程代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同时,该市为 “千人计划”专家提供涉及子女读书、医疗照顾、居留、通关等16大类40项生活安居服务。

  浙江省嘉善县已累计吸引了50多名海外专家,这归功于当地很早确立的 “人才强县”战略。他们成立了 “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为所有落户嘉善县的海归当好 “店小二”, 提供最全、 最优、 最贴心的一对一服务。

  此外,人社部推出的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已成为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重要平台。 2017年, 人社部组织实施了31项“赤子计划” 资助项目, 全年共吸引各类海外人才为国服务2000多人次。

  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底, 全国范围内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351个, 入园企业2.3万余家, 8.6万名留学回国人员在园创业, 比2016年增加0.7万人。 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入园企业数量、在园创业人员数量均呈现稳步快速发展态势。

  打造国际化、 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在回国创业的浪潮下,海归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运行成本高。其次,海归群体对国内市场不够了解,近四成的海归表示出现了融资困难。此外,创业服务不到位、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困难、国内研发水平尚不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比较困难等问题也不断显现。

  “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束缚人才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有效破除, 这迫切需要我们实施更加积极、开放、 有效的人才政策。” 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认为,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创新,全面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是当务之急。他建议,要畅通海归人才信息渠道,实现精准引才,并创新引才方式, 强化激励措施,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苗绿表示,综合海归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少跑腿,将减税降费的政策落到实处,协助他们解决落户、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同时,海归群体也要积极融入国内市场,详细了解国内的各项支持政策,最好能与本土人才组成创业团队,发挥综合优势。  (作者:本报记者 赵泽众)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