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奋力开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肥西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奋力开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合肥日报  2020-09-18 10:10 合肥创业网
  


肥西经开区工业厂区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作为安徽首个工业大县,肥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连续10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工业经济向好基础不断巩固,结构优化持续推进,新兴产业态势喜人,民营经济“枝繁叶茂”,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稳住了“基本盘”,走出一条从制造强县迈向“智造强县”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肥西县持续做好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等各项活动。县四大班子领导包联帮扶108家重点工业企业,对企业反映的8类76个问题进行限时交办;发挥“四送一服”各工作组作用,按照《肥西县全面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实现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通过密集宣贯惠企政策、全面走访企业项目、线上线下回访问效、服务窗口明察暗访、专题活动专项开展等系列举措,有序落实“四送一服”“三包三抓”专项行动。

  夯实基础

  筑牢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铁脊梁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姓富。做强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基础,肥西县以工业担纲,筑起跨越发展脊梁。

  在“工业强县”三年行动计划指引下,肥西县有序推进行动计划确定的35项重点工作,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工业经济自3月以来,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0.9%,成功实现“负转正”。

  来自肥西县的资料“抢眼”:工业生产持续回暖,3~7月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达15.2%,创下历史同期产值新高;主导产业复苏明显,1~7月,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3%,成为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汽车和家电两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速降幅也较上半年分别收窄4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企稳复苏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工业结构优化持续推进。计算机、汽车和家电产业,是肥西工业战场的三大主导产业,去年产值均已突破200亿元,其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62.2%,同比增长9.6%,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对全县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80.8%。

  与此同时,龙头企业贡献突出,1~7月,江汽、联宝、格力等产值前10名企业共实现产值500.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9.7%,同比增长5.4%,增幅较一季度提高24.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持续发力,“战新”产业前7个月产值同比增长12.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2.2个百分点。

  刷新“高颜值”,迈进“高质量”,肥西工业步履铿锵。

  全县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以及新型材料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亿帆医药、华润神鹿、悦康药业、恩瑞特药业、国肽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建设和发展,推动县域向安徽省重要的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迈进,将成为肥西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泰禾光电先后研发成功立体仓库自动化装备与系统系列产品及四轴码垛工业机器人、六轴关节型工业机器人以及AGV等多款工业机器人配套产品,成为安徽省自动化成套产业领域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赛摩雄鹰自动化打破国外大型搬运机器人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前列……

  该县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科技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20年首批申报企业128家,初核上报88家,获认定73家,第二批申报89家,初核上报61家,预计全年认定120家左右,申报数、通过数和新增数将再创历史新高。

  引导传统产业重点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推动设计成果转化,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县累计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8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6家,市级以上企业工业设计中心61家。

  数据充满说服力。肥西县拥有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家,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11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1家,安徽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9家,合肥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6家,合肥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1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7家。拥有安徽省智能工厂1家,安徽省数字化车间10家,合肥市智能工厂8家,合肥市数字化车间105家。

  当“高速度”不再时髦,“高质量”成为共识,“肥西制造”演绎着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工业经济发展成色更纯、底色更亮。

  近年来,肥西先后出台《肥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工作的通知》《肥西县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等,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从要素保障、技术支持及政策奖补等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接融合

  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肥西县地处合肥都市圈和皖江示范区核心地带,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今年以来,肥西县立足全国五十强新起点,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主动作为、对标对表,在发展理念、发展举措、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与长三角先发地区全面等高对接,实现借力发展、融合发展,迅速吹响了融入长三角、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在平台建设上深度融合。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高标准建设紫云湖高端产业集聚片区。紫云湖片区控制性规划方案已通过评审,“一园一河七路”及华南城变电站等相关配套工程正有序推进。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发展纽带,搭建招商合作新平台,注重加强与上海张江药谷、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泰州医药高新区等产业先发地区信息联动,利用资源互补,实现共建共享。邀请恩瑞特、大千生物、万邦医药等园区生物医药企业专业人员作为园区医药产业招商顾问,围绕企业产品上下游产业链,深入挖掘配套企业项目资源信息。

  在项目建设上深度融合。安徽省政府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共建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开工,通过实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管理、技术和品牌“三个平移”,使患儿在省内即可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儿科医疗服务。全力保障合六南通道、德上高速、合安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肥西高铁站年底顺利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通航机场建设,肥西官亭通用机场获省发改委核准,合肥滨湖(肥西严店)通用机场已完成机场场址说明材料和航行服务研究报告编制,争取年底前完成选址工作。

  在产业布局上深度融合。以亿帆生物、悦康药业等龙头生物医药类企业在建项目为支撑,在紫云湖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基准医疗等领域,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集聚新高地。主动对接京东、中车、中集、中联重科等项目,发挥肥西比较优势,吸引更多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人才和总部经济项目入驻肥西。

  在营商环境上深度融合。对标沪苏浙,大力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疫情期间,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县级网上办理率达到74.4%。持续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全面梳理线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7个部门51个事项开展综合受理,受理窗口由20个压缩为15个。开通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23项个人事项、30项法人事项实现跨区域办理。设立“7×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84项服务事项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快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措施15条、支持商务经济发展10条等系列政策兑现,真金白银援企暖企,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肥西模式。

  创新驱动

  提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肥西县紧紧围绕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目标,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建设,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舞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围绕创新协作,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紧紧把握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机遇,充分利用合肥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加大政产学研金合作力度,争取建设中国科大肥西研究院,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技术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让更多优质科研成果引进肥西落地转化。

  围绕产业共建,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持续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设立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基金,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速企业融入长三角产业生态体系。

  围绕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全力保障好过境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合肥滨湖(肥西严店)、官亭正阳两个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江淮运河及港口开发,打造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拉近肥西与长三角各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以大数据为基础,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长三角信息共用共享。

  围绕民生共享,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对接沪苏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南京、杭州的医院、学校、文化场馆、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域合作。提升社会服务便利化水平,推动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安便民服务“全域通办”、社保等更多领域共享共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长三角市场主体准入提供同质化、便利化服务。

来源:合肥日报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