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民工就业调查】人口大县里的“斜杠青年”-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安徽农民工就业调查】人口大县里的“斜杠青年”
来源:央广网 2020-10-15 10:51 合肥创业网
    央广网阜阳10月13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 钱成 王利)“就业”身兼“六稳”与“六保”之首,其中如何保障近三亿农民工就业尤为关键。受国际国内疫情影响,农民工就业一度受到较大冲击,如何将拓宽外出就业渠道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实践中有哪些新思路新办法?中国之声以全国劳务输出大县安徽临泉县为样本,多路记者展开调查采访。特别策划《农民工就业调查》13日播出第五篇《人口大县里的“斜杠青年”》。

  郭东东,今年33岁,是临泉县一家纺织加工厂的老板,厂里的员工大多都是周边乡镇的村民。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受国际疫情的影响,厂里的出口订单较往年大幅减少,部分员工无工可做,只能赋闲在家。

  郭东东说:“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为了确保安全,按照要求暂时停工,后来国内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但是国际疫情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出口受到了影响,让我们临时转型或找国内订单都比较难。”

  临泉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全县人口200多万人,是全国人口大县,像纺织行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解决临泉县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起着重要作用。临泉县人社局局长黄河坦言,受疫情影响,像郭东东这样面临困境的中小企业主并不是个例。

  黄河说:“他们的订单一旦中断,会立即陷入资金的断流,没有后续资金了。因为本身资金是在滚动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抗风险能力很差,有不少企业直接面临马上就做不下去的状况。”

  目前,全国农民工数量接近三亿人,吸纳留乡、返乡农民工就业增收成了很多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中强调,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意见》将农民工纳入了灵活就业的重点群体。

  如何落实?临泉县也在积极寻找对策。一方面,临泉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创造更多灵活就业的岗位来吸纳农民工临时就业;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就地取材,从秋季的秸秆着手。

  临泉是粮食生产的大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量的秸秆没有出路,不仅成了当地农民的负担,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郭东东告诉记者:“小的时候,这些秸秆拿回去,要么就垛在家门口,烧锅用;要么就是倒在沟里,不用。”

  而如今,此前被认为是“没用的”秸秆已经变成了可以销售赚钱的“宝贝”。

  郭东东说:“这些绿色的玉米秸秆全部粉碎打包,然后包膜做饲料;水分少一点的,达不到50%以内的水分,就全部做粉碎打包;小麦是越干越好,越干营养成分越高。80%是做饲料,20%是给发电厂和有机肥厂。”

 
 当地发明的用于打包秸秆的秸秆包膜打捆一体机(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摄)

  从今年8月份开始,郭东东带着厂里停工的员工一起做起了这份临时的新工作——收购秸秆,不少返乡农民工也加入其中。郭东东笑称,现在自己也是网络上所说的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斜杠青年”了。

  记者:像您这样的“斜杠青年”多吗?

  郭东东:多,周围每个乡镇都有。每个机器上有2个人看着,忙的时候,男工应该30多个人,女工有4、5个人。

  记者:每天收入是多少?

  郭东东:男工一天200元,小工一天150元。

  除了就地取材利用了大量的秸秆资源,地处中原地区的临泉县,目前也正在因地制宜重点打造畜牧业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就像这地里的秸秆一样,串起更多的乡亲。链条的一端是农民,种地是主业,通过售卖秸秆、闲时务工,增加收入。曾经的贫困户孙桂芳一家就是秸秆的受益者。

  记者:你们家有几亩地?

  孙桂芳的儿子冯攀峰:4亩多地。

  记者:秸秆用这个小车拉吗?

  孙桂芳和儿子冯攀峰:用这个小车拉,一车一分地。反正边砍边拉,一亩地能收益100多元钱。

  而这链条的另一端是企业和养殖户,通过使用秸秆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竞争力。临泉县最大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蒋伟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逐步改变过去老百姓分散养殖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全力推进全域养殖的发展。

  蒋伟说:“在几个小乡村,搞一个100亩或200亩的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场全部建好,老百姓过来养殖,我负责全部收购。我们给他们提供企业化的管理,让他们规范起来,第一确保牛的质量,第二不用再担心销售,直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临泉县的牛羊交易市场(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摄)

  蒋伟表示,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催生大量新就业岗位的出现,将来,更多的劳动力可以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蒋伟说:“2年之内我准备达到5000到1万户,一户可以养20多头牛羊。1户至少有2个人,就能带动2万人的就业。”

  今年9月初,临泉县为此专门召开了一场座谈会,畜牧养殖业的专家、业内人士齐聚一堂,为临泉县打造中原牧场产业链出谋划策。上海江阳农产品市场总经理孔凌志说:“通过政府主导,搭建一个平台,由各个公司参与进行经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就形成一个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就业就解决了。”

  对于受到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农民工而言,灵活就业能够使他们获得一份赚取收入的机会,不失为过渡期的一个选择。而为了拓宽灵活就业的渠道,临泉也在尽力补齐短板。临泉县委常委、副县长张亚平说:“把牛羊业发展列为全县的4张名片,也作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阵地和主攻的方向。从品种到养殖、到饲料、到加工、到市场,全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在今年8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发展改革委、人社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支持灵活就业方面,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放开搞活和规范有序并举,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主要包括三方面举措:一是拓展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二是优化自主创业环境,从放松限制、取消收费、场地支持等方面创新举措;三是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在新职业开发、针对性培训、人力资源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强化扶持。

  纺织厂老板兼职做起了秸秆经纪人,人口大县里,像郭东东这样灵活就业、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也越来越多。

  郭东东表示:“这样灵活的就业岗位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一定的用工成本,因为有些工作也是临时的、短期的,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对于很多留乡、返乡的农民工来说,新增的这些灵活就业的岗位是他们过渡时期的一个不错的选择,闲在家里毕竟没有收入,有工作、有钱赚心里也踏实。”


来源:央广网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