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20处雷区-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创业路上20处雷区
来源:百度 2020-12-31 10:53 合肥创业网
  前怕豺狼后怕虎豹、患得患失,固然是永远不能成功的。然而,毕竟市场不是乱世的江湖,创业不是侠客的游历。总结当今创业失败案例,发现现实中的创业失败者常常步入以下种种误区:

1、孤芳自赏——创业者从个人主观出发,缺乏理性思考,对市场分析不足,把幻想当理想。特别是经验、阅历、知识等恰好是他们弱项的大学生,其感性思维往往多于理性思维。这种思维习惯导致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夹杂了较多的个人兴趣因素和主观冲动,常常在对市场分析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开展项目,结果自然不能被市场认可。另外,创意过度超前,不切实际,资源难以构建成系统。某些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者,虽有很好的构想,但其创意过于超前,与当前的现实需求相去甚远,而运作资金等现实资源又极为有限,难于做到点成线,线成面,甚至根本无法进行前期市场培育与推广。因此,大学生创业者不能一味追求项目的标新立异,而更应该注重市场开拓的可行性。

2、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团队或不能发挥团队合力。当今社会早已进入合作共赢的时代,单一英雄难成大势。特别是个人创业现象,最起码反映了被他人认可的缺乏。其隐含的信息是,创始人无法说服他的任何一个朋友跟他一起打天下。即使朋友们都错了,项目实际上可能很有前途,但是,一个人毕竟势单力薄,步入市场不免寡不敌众。另外,困惑之时无法集思广益,遭遇挫折也难于抱团取暧。

单打独斗的另一现象是以“我”为限——谋求统治权,不愿与人合作。这种创业者思维守旧,看得见树木看不见森林,有了好的项目,怕被人分去利益,不愿与他人合作。然而,仅凭个人的少数资源,根本无法将项目做大做强,只能缓慢发展,如此很快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3、小马大车——不能理智认识创业资源的匹配性、均衡性。不少创业者一开始就喜欢把摊子铺得很大,目空一切,幻想一夜吞并整个行业甚至上下游行业,殊不知价值链越长、营利点越多,可控性越差,失败概率越高。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人们容易信心超支,对未来估计过于乐观,藐视风险,从而形成投资泡沫,一旦有风吹草动,泡沫瞬间破灭,投资者就会陷入危局和困境。

伙伴弱小也是小马大车的一种表现形式——创业者在寻求合作伙伴时一心追求话语权,但却忽视了软弱的合作者却可能在你需要时,不能给予及时和有力的帮助,反而有可能使一些更强大的潜在合作伙伴却步不前,弃你而去,使你丧失更多的机会。

4、欲速不达——创业者在初涉商场时,总是追求快速发展,希望一夜长成大胖子,因而忽视循序渐进。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在规律,创业者需要先稳定而后发展,否则无异于拔苗助长。要知道:垫起脚尖的人是站不久的,跨大步的人是走不远的。

另外,创业者易受眼前利益驱动,而忽视长远利益,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样做虽然能够使企业一时获利,却丧失了长远发展的后劲。温州有家私营企业的小老板,看到别人因生产某种塑料产品赚疯了,不由得也心急火燎起来,赶紧筹集了资金。不料,工厂开工没几个月,就因为配套技术陈旧、产品科技含量太低而使产品陷入滞销。

5、地域不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位优势,当然同时也就存在地域劣势。创业是需要配套条件的,受政策、法规、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创业。如美国,硅谷是创业的最佳地点,波士顿其次,再次是西雅图、奥斯汀、丹佛和纽约。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它的选择了。就算在纽约,初创公司的密度也已经降到了硅谷的二十分之一左右。而在像休斯敦、芝加哥和底特律这样的地方,创业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之所以某些城市会成为初创公司的聚集地,是因为那里聚集了大批的行业龙头、技术专家、职业人力、供应链条,等等。

6、领域狭窄——在向 Y Combinator 申请风投的团队里,大多数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为了避免竞争而刻意选取那些很狭隘、很冷僻的领域。

一个初创公司,如果净挑偏狭的项目,就跟小孩子们打棒球时对付来球的策略一样,只是消极躲避。要知道,好商机总是资源倾流之所——只要要想有所成就,就必然会有竞争者。相反,无竞争的领域往往也是大家都不看好或者限制因素太多而不可为之处。所以,如果不想竞争,即如军人不敢迎敌——本身失去存在价值。

7、热衷牙慧——不少创业者热衷攀附“大树”,甚至过度依赖政府、集团组织施舍恩惠。其实,最能积累高效能人脉的基础条件,是首先让自己的人脉价值足够大——深入吉利集团,我们即发现过去李书福先生向有关领导乞求“一个失败的机会”,结果只是遭遇轻视;现如今,“吉利”常常一个小小的活动,却总是“被”领导关心。

所以,创业者不要局限于牙慧或炒他人的冷饭。苹果(Apple)的诞生是因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需要一台电脑;谷歌(Google)则是由于拉瑞(Larry)和谢尔盖(Sergey)在网上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 Hotmail 是因为沙比尔·巴蒂亚(Sabeer Bhatia)和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无法在工作中互发电子邮件。而恰好这些不起眼的需求,成就了一代创业者以及他们的商业帝国。

8、小人效应——小人擅长说漂亮话,做老板欢心事。他们虽然听话,但却无能成事。他们滥竽充数,甚至热衷企业政治,让企业分配显失公平,并同时消耗企业资源,然而却能让创业者倍感舒服。不过,小人一旦得志,即开始有形或无形排挤能人,以至于内部能人纷纷离职,外部能人不可能进来,最终小人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组织领导人特别倚重的角色而实际主导着一个组织的文化及事业发展,最终把组织带向消亡之路。可悲的是,这个时候领导人怨恨的仍然是那些离职的能人不“忠心”,而对小人的不离不弃感恩戴德。回溯上世纪90年代那些倒闭的电子商务初创公司,即不难发现正是那些“南郭”程序员毁了那些公司——那些公司招募了一些名不符实的程序员而将名符其实的程序员送入了竞争对手的公司,结果自身企业就像老牛拉破车,眼看竞争对手们如火箭般发展,自己接受业务后却倍感力不从心,最终失去客户而被市场残酷地淘汰出局。

9、产品错位——在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一种价值交换。从创业者的角度看,即是要给消费者创造并提供最高效的产品,以通过产品帮助消费者实现最大化价值。由此可见,导致创业失败的根本错误只有一个:没人需要你的产品或服务,即不接受创业者设计、创造并提供的价值。如此一来,创业者的产品就不能有效地转化成商品,随之创业价值就不能实现。可以说,只要创业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用户需要的,那么他的生存价值就决定了他的存在必要,其它的问题可能都无关紧要。但如果他提供的东西不符合用户的需求,那么他的存在就是多余,胎死腹中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

10、节拍紊乱——企业与产品都是具有生命周期性的,这就要求创业者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早了,犹如观众尚未到场的演出;晚了,亦如观众散尽的大戏。同时,企业又是具有个性的,A初创企业与B成熟企业哪怕规模、文化、市场定位、产品定位都基本相似,其市场节拍也不尽相同。现实中,常见的创业节拍紊乱现象有:该抓市场开拓的时候忙文化建设,该抓区域市场的时候忙国际市场,该抓现有客户满意度的时候忙客户开发。近年更有甚者,初入行的创业新兵盲目效仿成熟企业领导者学国学、做公益,抓了虚的丢了实的,有了知识没了市场。所以,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业务领域的逐步扩大,强烈的市场节奏感和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把握是创业者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1、目标模糊——许多创业者明确强调将“赚钱”作为目标,殊不知这种没有抓手的目标与其说在“明确”目标,倒不如说是在“模糊”目标。因为其一,这种目标本身是创业结果而不是创业目标本身;其二,这种目标的实现途径过于泛滥,一旦与实际的营利模式、推广模式等企业行为相结合,即立刻显得无所适从。比如:很多创业者喜欢假定人人口袋都有钱,人人都可能购买他们的产品。他们的逻辑是:“梳子”于女人可作工具,于男人可作信物,于和尚可作礼品……于是假定人人都喜欢他们的产品,貌似市场广阔,却忽视自身资源有限对接的现实,结果产品可满足所有人,却难满意任何具体人,最终亲手将客户送入竞争者怀抱。

12、跑道不足——其一是“燃料”不足:任何动物其血液不可停止流动;同理,任何企业其资金不可停止活动。企业可以没有盈利,但却不可以没有现金。每个还没有盈利的初创公司(几乎所有的初创公司在刚开始时都不可能盈利)在投资花光之前都会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妨喻为“跑道”(runway),它提醒创业者,当投资花光的时候,要么起飞,要么撞毁。

其二,是“场地”不大: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创业之创立事业的活动也是如此。条件欠缺、资源匮乏,最终无力支撑事业的腾飞。

因此,太少的投资和太小的空间意味着创业者没有足够的跑道起飞。就资金来说,如果创业者是从投资人那里接受资金的话,那么数量至少应该能够支撑到下一个阶段,即下一期投资或收入进账之时。

13、受制于人——创业者一般人微言轻,在合作过程中最容易受制于人。而事实是:创业者对创业项目有过超常研究与策划,而“外”人常常是以正常经验或常识来指导。后者于前者在创业项目的高度、深度、广度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创业者一旦受制于人,即意味着方向性改变。加上创业初期创业者及其项目本身并未定型,因此起始微调最终则成面目全非。

马云1995年4月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经营“中国黄页”。1996年3月份,他与杭州电信牵手: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不料,创业者马云合力发展的计划未实现,对方却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

14、内部争斗——创始人之间的争斗出乎意料地普遍,而且,多数的争吵并不是团队的建设性冲突,而是团伙性的破坏性斗争。同时,因事而起的争斗,也大多见于目标不一、志向不合、理念相背、心存小计等等非团队沟通。如果创业者能够更加谨慎地选择创业伙伴,导入真正的高效能团队建设机制,那么大多数的内耗则可以通过高效能沟通而避免。而现实中的大多数因为争吵一怒离开的联合创始人,其实可能从一开始就信心不足、另有图谋,只不过初期被创业的愿景与希望掩饰起来了而已。这些问题,如果能在公司成立前解决掉要容易许多,代价也要小得多。所以,不要因为怕疏远你的同室、亲戚、好友而拉夫凑数;也不要因为某人有某种用得上的技能就来者不拒。一个初创公司,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因此千万不要在这方面有所勉强将就。

15、多头兼顾——事先留下退路,貌似稳妥,实则不全力以赴,埋下失败伏笔。这类创业者往往是两三个、三五个人,在工作之余,“玩”上一把;如果未取得实质成效,没有什么真正的进展,渐渐也就各顾主业,各奔东西。

然而,在当前高度竞争的社会,经济版图早已被各类先行者瓜分一空。所以,每一个创业者都形同挤进市场的抢食者,而每一个创业企业的进入,都势必引起市场的重新划分。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与市场上的成熟企业家相比,资源、经验等本来均处于劣势,为了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创业者弥补不足的理性选择是全力以赴,是以“勤”补“拙”,是比竞争对手更加努力。可见,把创业当副业的创业者多头兼顾,用万科房地产主要创始人王石曾教导创业者的话来描述,即是:给自己留下后路相当于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因此,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16、过度务虚——喜名、好权、乐包装,长此以往舍本逐末。现实中不少创业者,总喜欢与行业内知名企业比高低。他们热衷于抱大腿、攀高枝,以高出行业内知名企业无数倍的交易成本向政府与社团等社会机构争取各种授权,以获取所谓的“名正言顺”,进而争取行业内知名企业的市场特权;他们热衷于牌匾、荣誉称号等外包装,常常妄想以此“皇帝的新衣”去争取消费者的青睐。从表面上看,名、权、牌匾、荣誉都于创业者有利无弊,然而问题是,从商业角度看,获取任何“好”的东西总是少不了成本的。而创业企业本来资源十分有限、实力相对薄弱,一旦过度将资源分配于名、权、牌匾、荣誉,其一,承担了高出行业内知名企业无数倍的交易成本;其二,背负了将资源分配于实业的机会成本;其三,创业者乐此不疲,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埋下偏离创立基业之创业正道的定时炸弹。所以,创业者喜名、好权、乐包装,实质上在掏空企业的生存根基,至少难于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最终必然事与愿违。

17、知难而退——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的发展更是需要经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锤百炼。由此,决定创业者常常需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可平庸者做事如挖坑,挖了一个换一个;而成功者做事如打井,看准一个挖一个,不打到泉水不罢休。况且,创业者创业之前,大多都有不错的地位和收入。但是,创业需要拿着自己的积累闯市场,其如履薄冰的艰险和九死一生的艰辛未必是之前创业者和团队成员所能抽象想到的。因此,一旦创业陷入困境,创业者会遇到求生过程中本能性的两个最大危险,一个是对舒适的渴望,一个是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当创业期望与阶段进展发生落差时,甚至创业者根本看不到投入的成本如何转化为利益时,创业团队最容易开始怀疑领导者、怀疑项目、怀疑市场,进而怀疑自己的选择,最终丧失信心,于是决定知难而退、“悬崖勒马”、“迷途知返”,最终放弃在临近终点的最后一步。

18、角色错误——不少具有一技之长的创业者,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专家角色。如此一来,由于自己的能力过强水平过高,事与愿违地把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变成了自己所创立事业的“天花板”。其实,理智的创业者不是自己充当专家,而是要将自己打造成专家平台的搭建者。有了好的专家作用机制,就能引进更多更好的专家,并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才有利于使事业推上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角色错误的另一类现象,是有些创业者进入某一领域后,出于对行业的钟爱,或是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自己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殊不知如此一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但没有得到发挥,反倒以自身劣势与竞争者的优势进行着市场较量,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教育界唯一的“中国十大创业教练”张贵平教授早在2005年《创业路上不孤单》电视节目中,就曾强调:创业者可以不是专家,但一定要学会当专家的领导;如果创业者原来是“炊事员”,创业之后则一定要将自己换位成“司务长”。

19、过人聪明——聪明的创业者凡事不落人后,处处不吃人亏。他们善于心计,总是能用技巧赢得一席之地;他们精于投机,总是能“抢抓”每一个机会。不过现实是,聪明的创业者往往可以是成功的生意人,或者可以成为很成功的商人,却难于发展成为有大成就的企业家。因为他们的精明,大凡与他们打交道的上下游企业,亦或是员工,都无大利可图,甚至更可怕的是连有大利可图的希望永远都不可能存在。久而久之,同样也追求着发展、企盼着进步的人们,无法接受那种永远没有希望的事实,于是为了自己的希望,必定另择高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随着一个个价值节点的远离,聪明的创业者纵有万般能耐,也终将难使偌大的“剧院”变成“独角戏舞台”。所以,创业者要想有大成就,就必须在聪明之外更有智慧。要懂得:钱要让大家赚,钱要靠大家赚;只有让大家赚,大家才让你赚。要理解吃亏是一种担当,要学会大智若愚。要认识:舍近才能求远;丢冠才能保手。

另外,更可怕的一种现象,是聪明人常常爱耍小聪明,不诚信。他们头脑一发热,往往会随便给别人承诺一些东西,或者,即使自己不认为是承诺,但被别人当成了承诺,也会造成后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困惑,导致人见人弃。

20、缺乏个性——许多创业者为了减小市场风险,喜欢亦步亦趋。其实,人应该有个性,企业也应该有特性。人若无个性,就给异性带来麻烦——找谁都一样,不知找谁好;企业无个性,就给消费者带来麻烦——买什么都一样,不知哪家好。创业者为了减小风险而亦步亦趋,实质上是企业奴性、惰性和推卸责任的表现,即无个性。无个性则无存在价值——因为谁都可以替代!

以上是创业者务必回避的20处基本雷区。在此特别以“6别6莫”警示创业者:别把欲望当理想,莫把世故当成熟;别把麻木当深沉,莫把怯懦当稳健;别把油滑当智慧,莫把莽撞当勇敢;别把幼稚当激情,莫把偏激当执着;别把无知当求知,莫把诱惑当机会;别把风投当疯投,莫把使命当死命。 (平之语day)

来源:百度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