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就业创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返乡就业创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 齐鲁壹点 2022-01-19 10:57 合肥创业网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勉 唐弢

两年前,这个在外闯荡30年的打工者,不仅决定创业当老板,而且准备长久在家乡做下去

从“先出门再找活儿”到“学好技能再出门”,从单纯的打工挣钱到综合考虑制定职业规划,农民对技能的需求出现新变化

“走出教室、抛开书本,真正去了解企业需求,做好信息对称服务,就能解决企业和劳动力的结构性问题。”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不断成长壮大。由于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这些新业态不仅成为乡村就业创业的新增长极,也让更多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对技能培训的需求从“短平快”转向“专稳新”。

多位专家建议,让新业态更好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相关部门应从技能培训、权益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搭建护航农民工融入新业态的制度框架,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1年5月8日,广西融安蚂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仓,返乡创业青年韦小东(右三)和团队成员庆祝网上订单成功签约 张爱林摄/本刊

新业态新观念拓展就业渠道

30岁的达珍两年前从家乡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来到拉萨,入职一家特产销售公司,成为一位“带货主播”。

直播团队人不多,但是2020年达珍所在公司的线上销量已经超过线下。“有时我们会到拉萨周边农产品基地直播,有时在直播间卖货,直播效果超出我们的预期,全民参与感比较强。”达珍说。

改变不只发生在达珍身上。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收入可观……新业态就业日益成为稳就业“蓄水池”,也成为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沃土。

从决定回乡办厂到开工生产,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金子岩乡陈家村村民黄生永只用了半个月。两年前,这个在外闯荡30年的打工者,不仅决定创业当老板,而且准备长久在家乡做下去。

黄生永开办了一家扶贫车间,专门生产工业用手套。熟悉生产流程和技术的他,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更为长久的规划上——培养熟练工。不仅手把手给24名工人上课,也做好了“头两个月不赚钱”的思想准备。“一个工人要成长起来,至少需要5个月时间。”黄生永说。

在长寿产业园怀化建南机器厂有限公司工作的滕玉娥,凭借深圳打工十多年的经验,上班第一个月主动向公司提出的“标识化管理”建议被采纳实施。“从车间主管做到经理,我打算在这里长期干下去。”她说。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周甫河说,类似长寿产业园这种偏远县级产业园,真正需要的是滕玉娥这样有丰富经验、过硬技能和踏实作风的返乡务工者。

除了新业态新岗位,不少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也在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转变。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三樟镇金合村种粮大户李来革,每年参加10多场培训,每天花几个小时学习各类农业教学APP。“这几年积累了大量知识,更新了很多观念,我准备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他说。

“现在种田光靠技术还不行,还要有先进思维。”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种粮大户贺学文说,自己种田是把好手,但在品牌建设、农业政策和生态经营等方面是个外行,这几年参加各种培训班恶补相关知识。

从“短平快”到“专稳新”

记者发现,从“先出门再找活儿”到“学好技能再出门”,从单纯的打工挣钱到综合考虑制定职业规划,不管是务工还是务农,不管是返乡还是离乡,疫情发生以来农民对技能的需求出现了新变化。

“仅2020年,全县参加培训的人数就同比增加3000人,其中工程机械、直播‘带货’和中式小吃的需求最火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田玉桃说,通过“怀化市农民工就业大数据”反馈,不仅是会同县,在全市都是如此。这反映出农民对技能的需求从“短平快”向“专稳新”转变。

专长助力劳工变技工。怀化市高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高春说,2020年上半年参与挖掘机、叉车技能培训的学员比2019年同期多了80%,有的学员已经出门打工,听说开设了相关课程又回乡报名,也有学员将外出时间一推再推,就为能学完课程顺利拿证。

“一家企业上个月一次性招聘了我们20名学员。”高春介绍,由于农村有大量自建房需求,即使不打工的学员,也可以购买机器在家乡创业。

“兜底型”技能受追捧。两年前,29岁的龙启玉来到一家智能电表企业,但每天的重复作业和需要照看孩子等原因,让她既无动力也无精力学习“高精尖”技能。“这份工作替代性挺强的,所以我已经在学习面点制作,打算以后开一家早餐店。”她说。

多个基层人社局数据显示,2020年培训需求最大的是以包子馒头、米粉面条等早餐为主的中式小吃培训。田玉桃说,中式小吃投入小风险小,既可以在县城租门面开店铺,也可在村里通过流动餐车售卖,而且利润有保障。

农民“触网”跟潮流。怀化的水果一年四季不断档,这让很多年轻人开始接触网络电商,从事直播“带货”。每年7月,麻阳县段慧燕就在当地果园里穿梭,一面忙着将个大汁多的黄桃用手机呈现给顾客,一面忙着和果农砍价过秤,高峰时一周能发货5000单。

田玉桃说,会同县仅2020年就共有240人参加直播培训并从事相关行业,有头脑“灵泛”的学员一结业就“跟着果期跑”,杨梅熟了就去靖州,黄桃熟了就去麻阳,葡萄熟了就去芷江……

新机制护航乡村新就业

记者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留在乡村的就业者意识到,只有持续不断、紧跟节奏地学习,才能获得“技能免疫力”。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说,相关部门可以合力开展职业教育,共建实训基地,深化产教科融合,可考虑联合办学并认证的方式,为乡村的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者提供学习认证。对已有平台企业开展灵活就业职业培训的,纳入职业培训补贴。

只有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才能打通技能人才供给的“最后一公里”。怀化方元职业科技学校校长朱红海说,当地一家大型超市集团原本不是就业热门,但疫情之后开启逆袭之路:通过学校招收大批学员,还通过新型学徒制培训、店长成长计划等方式,将劳动力“像泵一样往企业抽”。

“走出教室、抛开书本,真正去了解企业需求,做好信息对称服务,就能解决企业和劳动力的结构性问题。”朱红海说。

让新业态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高质量就业,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农民工与新业态新职业相融的政策制度。

多位专家建议,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弱从属、无保障”难题,各级政府应加快制度创新,探索符合其就业特点的工伤、职业伤害、养老等保险保障方式。

目前,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形成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浙江省人社厅发布的《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优化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非全日制用工和未与新业态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按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

此外,新就业形态入职门槛低,难免存在行业规范和企业风险等问题。在强化农民工新业态就业服务方面,浙江凯旺律师事务所律师蔡湘南表示,相关部门应考虑进一步规范职业中介市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工维权开设特定渠道,及时处理劳动纠纷,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的庞大就业群体维护合法权益。

来源:齐鲁壹点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