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公司“店大欺人” 创业公司该怎么办?-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如果大公司“店大欺人” 创业公司该怎么办?
来源:百度 VR 2017-03-31 14:02 合肥创业网
  

3月21日下午,小米举行了电视新品发布会。但一天后,合作伙伴之一的出门问问发文控诉合作不平等,为小米电视搭载的语音交互用到出门问问的语音SDK,在发布会上未提及讨要说法。虽然小米和出门问问都已发文声明自己立场,但在这场是非纷争背后,有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出门问问撕逼小米电视

先简单介绍下出门问问:这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智能推送、语义分析、垂直搜索等核心技术,并曾于2015年10月获得谷歌投资,旗下拥有TicWatch等智能硬件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将出门问问的中文语音搜索服务引入了Android Wear中文版。

按照出门问问的说法,发布会之前一直与小米进行着交流与合作,并且进展顺利,转折发生在小米发布会前几个小时:小米提出合同签署申请,但让出门问问费解的是,这是一项霸王条款,并用是否在发布会提及进行要挟。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也发表公开信,希望小米尊重技术价值,遵循公平互利的合作方式,并表示“创业公司不是‘米粉’,要的不只是参与感”。

小米电视回应称,小米曾主动提出在发布上感谢,但需要先签署好合作协议,对方以时间来不及为由自己选择了放弃。同时小米方面称,由于时间紧迫,代码不能更改,加上出门问问并没有关闭技术通道,才导致发布会上使用了出门问问技术。从双方例证来看,小米和出门问问的争执存在太多疑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小米发展路上的又一次负面。

暴风魔镜被指抄袭

无独有偶,VR圈的暴风魔镜也曾卷入类似风波,并于2015年被南京神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山山告上法院。2013年10月,赵山山决定做一款VR设备——即Glasoo初代原型。当做出原型机后,由于资金有限,赵山山找到了冯鑫,希望能和对方合作。

2014年7月,他和冯鑫进行一番长谈后,冯鑫表示暴风愿出资2000万元收购南京神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保留赵山山20%股份,但并没有签署任何书面材料,仅是双方商议之后达成了口头承诺。由于商谈顺利,他把才做出来不久的产品原型留给暴风做评估使用。

此后,赵山山又和冯鑫等进行了沟通,但暴风却不再提收购,而是想让赵山山加入暴风做VR项目。在赵山山拒绝暴风提议后,“冯鑫告诉我他决定用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做这个项目,不再和我合作。”

2014年9月2日,暴风正式发布了虚拟现实设备:魔镜1代,三个月后又发布了魔镜2代产品。赵山山认为魔镜1代的外形抄袭了其团队的研发成果,但是“当时产品刚刚做出来,没有申请任何专利,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质疑暴风的还有七鑫易维创始人彭凡。2014年上半年,七鑫易维开始和暴风接触,计划一起运营暴风的虚拟现实项目。“暴风影音推出的魔镜(1代),其实是七鑫易维公司最早与其合作开发的。暴风CEO冯鑫在产品发布会上,正是拿着PlayGlass早期测试版”,彭凡坦言,“简单说,暴风得到了我们的产品设计方案,就自己玩了。”就在最近,七鑫易维再次被“以大欺小”——大朋发布会上,E3展示了眼球追踪和表情捕捉功能,但“官方通稿”中却丝毫没有提及眼球追踪技术的提供方七鑫易维。

BroadLink指小米“翻脸不认人”

在出门问问与小米争执之际,智能家居品牌BroadLink也站出来声援出门问问,称同样遭遇过小米的“翻脸不认人”。事情发生在三年前(2014年),BroadLink曾与小米合作,共同研发智能家居路由器。

按照BroadLink说法,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曾向BroadLink创始人承诺,小米肯定不会做BroadLink这类产品,此外小米商城的产品均由第三方定价,小米并不参与其中。但在“毫无保留”的合作与技术共享后,小米却在发售产品时去掉了之前承诺的所有关于BroadLink的产品标识,并开始研发自己的智能插座等产品。

魅族黄章斥雷军套取商业机密

有趣的是,小米自成立之初就饱受抄袭质疑。早在2011年,魅族创始人黄章指责雷军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接触并套取魅族商业秘密。从整体理念到手机如何做、为何这样做,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公司状况和计划到核心人员介绍和接触及财务报表。

据报道,当年雷军非常希望能入股魅族,但双方最终没能达成交易。后来,雷军在2011年的8月发布小米手机第一代,成功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开启了小米与魅族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多年恩怨争执。

小公司该怎么做?

正如前文看到的,伴随着创业热潮爆发,“抄袭”风波并不少见,但到底是大公司“店大欺人”?还是小公司碰瓷?很难得出一个定论。以小米和出门问问为例,出门问问认为小米店大欺客,完全不给自己留足时间便要签署“不平等条款”。而小米一口咬定是出门问问不愿意签署,才终止说好的PR展示。但双方之间都有漏洞,孰是孰非有点微妙难辨。

鉴于大公司一般都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足以应付各类风波冲击。这里想给那些创业中的小伙伴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避免大公司“店大欺客”,小公司难以维权的问题。

首先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这不仅仅包括相关专利,也包括商标、注册权等。这些既可以避免公司日后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也能让公司面对侵权风波时更有底气。其次要重视相关协议。无论创业者向投资人寻求资金支持,还是与企业合作求发展,都要重视相关协议(保密协议、合同等),这不仅包括是否签署协议,也包括一些细节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专利侵权诉讼耗时较长,而且存在许多“赢了案件输了市场”的现象,因此创业者在寻求合作时也应更加慎重,比如看看合作方是否有黑历史。此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商业世界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类似“抄袭”、“店大欺人”的事件在未来依然会重复上演,创业者需要一开始就做好心理准备。

来源:百度 VR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